今天是:
今日导读:

小贷常识

全球小额信贷模式一览

    印度尼西亚模式。印尼采用正规金融机构作为小额信贷的运作主体。其人民银行自1996年起在全国建立3600个农村信贷部,是全球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最大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。贷款对象并非是最贫困的农户,而是农村中收入较低人群中有还款能力的人。
    印度模式。基本上沿用格莱珉模式,授信方式主要有自助连锁和连带责任方式。前者建立自助小组,由15至20位成员组成,组员无力还款时,依靠小组内部融资来解决;后者建立联合负债小组,由4至5人组成,每个人都对组员的银行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。
    非洲模式。信用合作社是非洲小额信贷的主体模式,代表性的是乌干达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,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额信贷服务。其服务对象以一个村或镇为单位,有点类似我国的“信用村”或“信用镇”。
    拉美模式。拉美国家小额信贷机构主要分5类: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,已转型的小额信贷非政府组织,经特别批准的小额信贷机构、信贷联盟、非银行金融中介,不受金融监管的小额信贷机构和非政府组织。信贷对象为低收入的微型企业主和处于初级阶段的家庭企业。
    美国模式。小额信贷模式成功的典范是富国银行。该行基于美国发达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记录,设计出适用于微小企业、个人贷款信用评分模型,信贷业务通过网络运作,多数微贷决策由电脑自动作出,少数则由信贷员参照电脑判断后复核作出。
    德国模式。德国的IPC微小企业信贷技术,主要是为以微小企业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提供一体化咨询服务,进而为微小企业提供融资。包括三个部分:考察借款人还贷能力;衡量借款人还贷意愿;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。每个部分都有针对性设计。

友情链接